清 乾隆 仿澄泥虎伏硯

清 乾隆 仿澄泥虎伏硯

推薦分享

Share

資源連結

連結到原始資料 (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)

後設資料

資料識別:
故文000542N000000000
資料類型:
其他
描述:
全器作臥虎之形,色褐紫,器表滿佈仿古銅器的青綠鏽色。硯面沿邊起細稜,蓋邊突起寬邊以與硯身扣合。墨池呈太極圖形,墨堂略凹。硯蓋虎首兩小耳微尖,雙眼高突,略具貓態。蓋內陰刻清高宗隸書硯銘:「呂老所造,茲不可得;金閶巧鍛,如伏虎式,球琳其質,青綠其色;置之舊側,幾難別白;列於文房,友乎子墨;幾暇怡情,揮毫是北;每繹旅獒,不無慚德。」款:「乾隆戊戌仲夏,御銘」,印:「比德」、「朗潤」。這方硯收錄於《西清硯譜》卷23頁34至37,成書之時這方硯收貯在文源閣。就目前的考古出土資料所知,這類硯式乃倣自漢硯中的異獸銅硯盒之外形,考古出土的漢硯實物中有一類可以歸為板研之列,但石硯收貯在銅製異獸形硯盒中,就目前所知已有兩例,一件是1957年出土於安徽省肥東縣,異獸作伏臥狀,頭生雙角,腰間雙翼,全身鑲嵌紅、藍色料珠,兩眼嵌淡綠色料質裝飾,通高6.5、器身高3、長12.5公分;另一件是1970年出土於江蘇徐州土山漢墓,銅異獸形制與前者相似,但器較大(長25、寬14.8、高0.5公分),通體鎏金,並鑲嵌珊瑚、綠松石、青金石等次寶石。虎伏硯式或即是受漢代這類硯盒影響下的附會之作。清高宗閱讀過南唐宋初張洎所撰《賈氏談錄》有關山西絳縣人收取澄泥的方法,於乾隆四十年(1775)首次使用宮中舊藏澄泥硯後,大為佳賞,遂於當年夏天諭令當時山西巡撫巴延三留心尋訪,第二年就在汾水取得澄泥硯材。雖然在絳縣取得硯材,但是當時絳縣並無燒造澄泥硯的匠人,遂發交蘇州研製,由這方澄泥虎伏硯可知至少在乾隆四十三年「吳中巧匠」已能「仿造進御」。
貢獻者:
清高宗
日期:
1736 A.D.-1795 A.D.
格式:
長14.2公分 寬9公分 厚4.8公分
關聯:
《乾隆皇帝的文化大業》
管理權:
國立故宮博物院

授權聯絡窗口

國立故宮博物院圖像授權、出版授權、影音資料授權-申請流程說明
http://www.npm.gov.tw/zh-TW/Article.aspx?sNo=03003061

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

引用資訊
直接連結

評分與驗證

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

star star star star star

推薦藏品

清 鍍金鑲白玉雙囍如意
清 鍍金鑲白玉雙囍如意
清 乾隆御製題獅子林虹橋墨
清 乾隆御製題獅子林虹橋墨
清 光緒萬年紅硃墨
清 光緒萬年紅硃墨
宋 澄泥蟠螭硯
宋 澄泥蟠螭硯
清 米黃地打籽繡風景圖眼鏡袋
清 米黃地打籽繡風景圖眼鏡袋
清 御製耕織圖詩織目墨
清 御製耕織圖詩織目墨